找到相关内容288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当今净土法门弘扬之思考

    —何为净土修行的正见的思考。   目前有一种现象是很多居士信了西方念佛,就忘记了做为人妻、人母、人父的责任,美其名曰放下,却实际上,不明了净业三福的修行根本,也不明白净土往生录之类的主旨在劝信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173087355.html
  • 禅悦的诗人王维与南阳求法

    夏日,靠修持功夫,放下,“忽入甘露门,宛然清凉乐”的禅修体验(《苦热》)。到他晚年,更有“龙钟一老翁,徐步谒禅宫”的自我写照和“山河天眼里,世界法身中”的甚深证悟(《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》)。至于他...悲双鬓,空堂欲二更。雨中山果落,灯下草虫鸣。白发终难变,黄金不可成。欲知除老病,惟有学无生。”可以说是放下,唯以佛法自励,在诗句中表现得十分充分。王维的临终最后一着,也是颇有意味。《旧唐书·王维传》云...

    张景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2149359.html
  • 寂超法师往生纪实

    ,凡是有困难的人和事,他都热心帮助,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。   寂超老法师与弘福寺慧海老法师有同戒之情,他在2000年3月受慧海大和尚邀请入弘福寺安度晚年。兹后,法师即放下,静默念佛。唯欲遂往生于...围着老法师不停地念诵“阿弥陀佛!……阿弥陀佛!”   不久前,许多弟子来看望寂超法师,寂老就告知居士,他将离去。要大家万缘放下,好好念佛,求生极乐。   这一天,从凌晨五点到到第二天早晨六点三十分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8101387116.html
  • 虚云和尚的禅法思想——读《参禅要旨》

    云和尚的禅法精神。   放下,一念不生。   书中开头,论述参禅的先决条件,就是要“放下,一念不生”。   参禅的目的,在明心见性,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,实见自性的...传来东土,到六祖后,禅风广播,震烁古今。但达摩祖师和六祖开示学人最要紧的话,莫若“屏息诸缘,一念不生”。屏息诸缘,就是万缘放下。所以“放下,一念不生&rdquo...

    刘元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2643201.html
  • 虚云禅学思想研究

    要在理知上作到“放下,一念不生”,在理知上确信自己本来是佛,他说:   “放下,一念不生”,是参禅的先决条件······上焉者一念永歇,直至无生,顿证菩提,毫无络索。其次则以理除事,了知自性...通身放下,如死人一样,自然根尘识心消落,贪嗔痴爱泯灭,所有这身子的痛痒、苦乐、饥寒、饱暖、荣辱、生死、祸福、吉凶、毁誉、得丧、安危、险夷,一概置之度外,这样才算放下。一放下,一切放下,永远放下,叫做...

    伍先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594105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及其禅法——读《虚云老和尚年谱、法汇》

    有揭示。   四、参禅的基本功行。虚云指出,参禅的先决条件是“放下,一念不生”,并把“生死心”、“长远心”作为基本功中的...念不生”。屏息诸缘,就是万缘放下。所以“放下,一念不生”这两句话,实在是参禅的先决条件。但这个“放下,一念不生”并非是在禅法上说说...

    冯学成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0368683.html
  • 读诵《阿弥陀经》,再谈信愿行

    有这么一段话是这样的“平时常能听到‘放下,一心念佛’。设身一想,真没胆量来承当。就造作心来讲,是怕苦才念佛,若能够主动放下,我一定先放下了‘念佛’。越苦越念佛,实在是因为了知佛可给转苦为乐。更何况苦缘现前,更多的现象是可能念不出佛来——管他呢?往生是阿弥陀佛做成的,能念就念,真不能念,慈父也在念我们”。大家听出味道来了吧?放下就是到了关键时刻,这时候他一定先放下念佛。这不是把众生往三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3641019.html
  • 放下

    实践。今天放下,明天却放下下:口头放下,内心仍放不下:心猿意马,放下之后又舍不得,如此辗转反覆,始终放不下。放下,即见我本来面目。《阿昆达磨发智论》(玄奘译二亨·“佛言:‘当知此日月轮,五翳所翳,...则应,物去不留,无丝毫执取。  放下,谈何容易。古今伟人,其所以具高超人格,主要在放得下。孔子“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(《论语·述而》)孔子之所以伟大,...

    吕沛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43765868.html
  • 净空法师投2.2亿元建文化基地

    一面教学,一面自己读书,你才会有成就。你要没有这种决心,不能把放下,你不能成就。古人讲的“十年寒窗”,要做这种功夫。   我们学习的纲领并不多,儒家只讲到伦常八德。五伦:父子有亲,君臣有义,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教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122530893.html
  • 断掉见思惑——证得四果的前提

    一点不了道,还有一点乌的,那是不了之处。   因为这位和尚功德大,皇帝聘他为国师,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,和金缕袈裟。这个法师什么都无所谓,但很喜欢这个紫金钵盂,连打坐也端在手上,放下,只有钵盂还拿...答应了。这个法师以他平常的德行,一上座就放下了,庙子也不修了,什么也不干了,三天以后,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什么都没有,就是一片光明。这两个小鬼第七天来了,看见一片光明却找不到他了。完了,上当了...

    南怀瑾

    |烦恼|见思惑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8/0758215152.html